水利部9月10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已构建起由31颗遥感卫星、4000余架无人机、100余座水利测雨雷达、13.3万座水文监测站和30余万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点组成的"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这一数字孪生水利体系的快速发展,正为控制室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四预"体系重塑指挥中心功能定位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四预"系统。这一系统要求水利指挥中心从传统的监控显示功能,向智能决策中枢转型。在流域防洪应用中,系统通过"云—雨"降水预报模型、分式洪水预报模型和水动力学洪水传导演进模型,实现了洪水预见期的延长和预报精准度的提升。这对控制室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处理多源异构数据的能力,支持复杂模型的实时计算,提供直观的可视化展示界面。
展开剩余57%监测感知体系升级带来新需求随着"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的建成,水利指挥中心需要接入和处理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卫星遥感数据到无人机红外影像,从机器人的巡检数据到地面传感器的实时监测,这些多维度、多尺度的数据需要控制室具备强大的数据融合和处理能力。同时,系统需要支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确保在汛期等关键时期能够稳定可靠工作。
智能化转型推动产品升级数字孪生水利体系的建设正在推动控制室产品向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现代水利指挥中心需要具备以下特性:支持多屏联动显示,能够同时展示遥感影像、三维模拟、实时视频等多类信息;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运行复杂的水文模型和仿真算法;提供人性化的操作界面,降低工作人员的学习成本和操作负担;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扩展。
专业化解决方案价值凸显面对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带来的新需求,控制室企业需要提供更加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以宜闻斯为代表的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开发出针对水利行业特殊需求的智能控制台产品。这些产品具备强大的数据接入和处理能力,支持多系统融合显示;采用军工级的可靠设计,确保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提供灵活的配置方案,能够适应不同规模水利指挥中心的需求。
宜闻斯控制台,水利体系,指挥中心
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为控制室行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随着"四预"功能的深入推进,水利指挥中心将需要更多智能化、专业化的控制台产品。那些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在这场行业变革中获得先发优势。未来,随着数字孪生技术在更多领域的推广应用,控制室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布于:江苏省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